首页
1
最新资讯
2
税务新闻
3
营业人遭查获短漏报销售额后始提出进项凭证,计算漏税额时不得扣抵销项税额4
https://www.focpa.url.tw/ 建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建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105 台北市松山区复兴北路33-1号10楼
财政部台北国税局表示,被继承人如为经常居住中华民国境内之中华民国国民,其配偶、直系血亲卑亲属、父母、受其扶养兄弟姊妹及祖父母等亲属,享有遗产及赠与税法第17条第1项第1款至第5款之扣除额,但抛弃继承权者,依同法条第2项规定,不得扣除。该局指出,依遗产及赠与税法第17条及第18条规定,114年遗产税免税额新台币(下同)13,330,000元,配偶扣除额5,530,000元、成年之直系血亲卑亲属扣除额每人560,000元、父母扣除额每人1,380,000元,配偶、直系血亲卑亲属及父母如为重度以上身心障碍者,每人加扣扣除额6,930,000元,受其扶养之兄弟姊妹及祖父母每人560,000元及丧葬费扣除额1,380,000元。实务上常有继承人间协议遗产由部分继承人继承,其余继承人办理抛弃继承,惟若继承人抛弃继承权,即不得扣除抛弃继承者之亲属扣除额。该局举例说明,某甲为经常居住中华民国境内之国民,114年1月1日死亡时遗有配偶乙及成年儿子丙2人,遗产总额为22,000,000元,依不同情况计算遗产税额如下:(一)继承人自行协议分割遗产(皆继承):遗产总额为22,000,000元-免税额13,330,000元-配偶扣除额5,530,000元-成年之直系血亲卑亲属扣除额560,000元-丧葬费扣除额1,380,000元=遗产净额1,200,000元。遗产净额1,200,000元×税率10%=应纳遗产税额120,000元。(二)配偶乙抛弃继承由儿子丙单独继承:遗产总额为22,000,000元-免税额13,330,000元-成年之直系血亲卑亲属扣除额560,000元-丧葬费扣除额1,380,000元=遗产净额6,730,000元。遗产净额6,730,000元×税率10%=应纳遗产税额673,000元。依上述分析,本案配偶若抛弃继承,须多缴遗产税553,000元(673,000元-120,000元)。该局提醒,继承人於抛弃继承前可考虑透过自行协议分割遗产方式将被继承人所遗之财产进行分配,可适用亲属扣除额,减轻遗产税之负担。 https://www.focpa.url.tw/hot_521232.html 协议分割遗产与抛弃继承,遗产税负大不同 2025-08-14 2026-08-14
建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105 台北市松山区复兴北路33-1号10楼 https://www.focpa.url.tw/hot_521232.html
建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105 台北市松山区复兴北路33-1号10楼 https://www.focpa.url.tw/hot_52123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8-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focpa.url.tw/hot_521232.html

财政部台北国税局表示,经查获营业人短漏报销售额,於查获后始提出合法进项凭证者,稽徵机关於核算漏税额时,该进项税额不得自当次查获短漏报之销项税额中扣抵。

  该局指出,依财政部89年10月19日台财税第890457254号函释意旨,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以下简称营业税法)第35条第1项规定,营业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应按期填具申报书,检附退抵税款及其他有关文件,向主管稽徵机关申报销售额、应纳或溢付营业税额;准此,营业人之进项税额准予扣抵或退还,应以已申报者为前提,营业人於经查获违章漏税后始提出合法进项凭证者,稽徵机关於计算其漏税额时,不宜准其扣抵销项税额。该函释业经司法院释字第660号解释尚无抵触宪法第19条之租税法律主义。

  该局举例说明,甲公司销售房屋漏开房屋款发票,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10万元。经该局函查后,甲公司始提出前有委托房仲业者销售该房屋,取得仲介费发票销售额20万元,进项税额1万元。甲公司主张因尚未申报该张发票进项税额扣抵销项税额,故漏税额之核算应以9万元(即10万元减除1万元),为补税及裁罚基础云云。惟查,甲公司系经查获短漏报销售额始提出进项凭证,於计算漏税额时,自不得扣抵销项税额,仍应按漏税额10万元补税并裁罚。惟甲公司取得仲介费之统一发票,如符合营业税法第33条规定之凭证且无同法第19条规定不得扣抵之情事者,仍得於同法施行细则第29条规定之期限内申报进项税额扣抵当期销项税额。

  该局呼吁,营业人销售货物或劳务时,应诚实开立统一发票及报缴营业税。又营业人之进项税额准予扣抵或退还,系以已申报者为前提,如经查获后始提出,纵为合法进项凭证,仍不准扣抵当次查获短漏报之销项税额,营业人应依规定申报,以维自身权益。